2016年,腾讯标榜的触手可及、用完即走的移动互联网新形态产品概念——微信小程序被提出,随即引发广泛关注。
次年的微信公开课Pro上,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随后,腾讯方面基于微信生态链庞大的用户体量,付诸小程序游戏基因的运营策略、针对开发者的利好政策……很快微信小程序成为现象级的新产品形态。
经过一年时间的沉淀,微信小程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微信官方PO出数据:目前(2018年2月统计数据)已上线的58万个小程序;小程序累积用户总数已经接近4亿;日活跃用户数(DAU)达到1.7亿……
用户对于微信小程序这一新产品形态最直观的感受是——能为有限的手机内存空间释压——此前需要安装的APP直接被轻量级的小程序替换掉——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此前标榜的“触手可及、用完即走”。
从PC客户端应用程序到智能手机移动端的APP再到基于微信生态链的小程序,小程序这一产品新形态或是互联网产品形态的下一个风口。于此,腾讯的微信小程序之后阿里、百度也PO出小程序解决方案,BAT三巨头全面杀入可能会代表移动互联网未来产品形态的小程序战场。
而在BAT之后,包括小米、中兴、华为等在内的九大智能手机厂商共同发起了基于赋能开发者拓展场景新未来的“快应用”标准。“快应用”依托智能手机作为载体,能实现类似于微信小程序“无需下载安装、即点即用”的轻量级APP使用体验。目前华为应用市场已上线多款“快应用”。
BAT在前九大厂商在后,呼声很高且尚处在BAT之后国内第四大互联网公司备选名单中的今日头条(字节跳动)不久前也开启了小程序内测。目前已有“猫眼电影”等头条小程序上线。
当下整个小程序产业生态中,头条系算得上是最后入场,前有BAT后有九大厂商,今日头条横插一脚有多少胜算呢?
头条小程序入场虽晚,但是除微信小程序有一年时间的沉淀之外,整个小程序生态产业包含小程序的场景应用拓展、市场教育、用户留存……均处在起步的初级阶段。也就是说,头条入场后与BAT、九大厂商几乎是处在统一起跑线的。
BAT切入小程序产业均拥有其前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庞大用户体量——腾讯的社交用户体量、百度的搜索用户体量、阿里的支付、电商用户体量——这些用户体量可直接导流至其小程序。BAT之外的今日头条同样拥有流量优势。
此前的数据显示:今日头条用户体量突破7个亿,日活跃用户数(DAU)已经达到了1.2亿。QuestMobile的报告则指出,201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增速放缓,2018年上半年仅增长2千万。不过今日头条系独立APP用户使用时长占比从3.9%猛增到10.1%,增长了1.6倍,超过百度系、阿里系成总使用时长第二名,腾讯独立APP总使用时长则骤降6.6%。
头条小程序发展可能存在的劣势:
今日头条作为新闻内容聚合型产品发展到目前阶段,虽没有被替代的可能性,但是其粘性程度远没有BAT的社交、支付和搜索来得强烈。加之头条用户付费习惯尚未养成,对于后续头条小程序涉及到支付等相关环节可能有些不利。
结尾,笔者大胆预测一下这场小程序产业激战的结局:
1、小程序也就能活跃那么几年时间,随着小程序整个形态的终结,BATT和九大厂商的基于“小程序”架构的超级APP梦想也随之幻灭;
2、小程序成为移动互联网产品形态的下一个风口,BATT和九大厂商小程序生态各自独立成型,作为开发者同一款应用会开发多个版本的小程序以适配不同的平台。(以网店为例,同一商家同一品牌可能会在京东、天猫、苏宁……开启多个店铺)
[来源于:李民民,注科技互联网,有趣、有料;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标题:BAT在前九大厂商在后,今日头条小程序横插一脚有多少胜算?]
推荐阅读:
1、一周内|百度、今日头条纷纷高调宣布布局小程序,其中蕴含哪些商机?
------------
【有客多】是花儿绽放上市品牌旗下的微信小程序开发工具,制作过程无需代码,可视化拖拽即可,提供海量行业小程序模板,一键生成微信小程序,诚招微信小程序代理。